岑巩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州东北角,辖9镇2乡1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国土面积1490平方公里,总人口24.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77万人,是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
历史文化悠久。岑巩古称思州,始名于唐,置府于明,民国二年(1913年)改思州府为思县,民国十九年(1930年)更名为岑巩县,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古思州为楚、黔、滇交通要衢,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首先从这里传播于黔境,是贵州政治、经济、文化的最先发祥地之一,享有“思州石砚文化艺术之乡”“思州战鼓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美誉。
交通区位优越。岑巩与镇远、铜仁玉屏、江口、石阡、万山接壤,与湖南怀化毗邻,县境有320国道、G60高速、江(口)—玉(屏)、石(阡)—玉(屏)高速等公路,乡镇高速公路通车率达54.5%。县城距铜仁凤凰机场90公里、湖南芷江机场80公里、黄平机场80公里,距沪昆高铁铜仁南站25公里、三穗站30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是贵州东联战略的前沿阵地。
城镇精美宜居。岑巩有小顶山森林公园、龙鳌河省级风景名胜区和龙江河光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地,森林覆盖率63%,空气质量优良率97.8%,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2001年2月将县城搬迁至舞阳河畔后,抢抓发展机遇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区域教育、医疗卫生“双高地”,发展成了一座逾6万人口的新型城镇,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县城”“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等殊荣,是休闲康养、宜居宜业福地。
发展目标明晰。奋进新征程,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州战略部署,坚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奋力实现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区域协作、统筹协调、改革创新“六个赶超奋进”目标,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岑巩实践新篇章打牢坚实基础。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2.26亿元、增长7.8%,增速排全州第二位;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4.14亿元,较上年净增长11亿元,增长33.1%,增速排全州第3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7%;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7亿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1687元、15454元,分别增长4.1%,7.9%。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1.41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排全州第6位,顺利实现“双过半”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