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岑府办发〔2013〕13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新兴管委办,开发区管委办,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岑巩县2013年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岑巩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1月31日
岑巩县2013年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切实增强我县人民群众的文明交通意识,着力纠正各类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努力提高公民文明交通素质为主线,以解决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动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入手,以“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为主题,大力开展文明交通活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精细管理,严格规范执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创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总体目标
力争通过一年努力,使我县公民交通出行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明显增强,交通事故明显下降,交通执法更加规范,交通管理更加科学,交通秩序明显改善,文明交通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
三、活动时间和主题
从2013年元月初至12月底,在全县范围内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
四、组织领导
为保证全县行动计划顺利进行,成立岑巩县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黄置民(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张远洋(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周晓颖(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何金友(县公安局常务副局长)
吕南海(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成 员:杨胜军(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张建民(县安监局局长)
杨新明(县教育局局长)
熊永龙(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
陈 厦(团县委书记)
邱庆华(县监察局局长)
杨长德(县交警大队大队长)
杨尤金(思旸镇人民政府镇长)
张明宽(大有乡人民政府乡长)
蒋大伍(天马镇人民政府镇长)
邓家福(水尾镇人民政府镇长)
张 帆(羊桥乡人民政府乡长)
罗立山(龙田镇人民政府镇长)
杨中国(注溪镇人民政府镇长)
邓 邑(凯本乡人民政府乡长)
周 波(客楼乡人民政府负责人)
吴再宏(平庄乡人民政府乡长)
高俊发(天星乡人民政府乡长)
胡有才(新兴管委办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交警大队,杨长德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查晓波同志任副主任。
五、活动内容
围绕“关爱生命,文明出行”这一活动主题,重点组织开展以下四项活动:
(一)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即大力倡导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机动车按序排队通行、机动车有序停放、文明使用车灯、行人非机动车各行其道、行人非机动车过街遵守信号等文明交通行为。
(二)“摒弃六大交通陋习”。即自觉告别机动车随意变更车道、占用应急车道、开车打手机、不系安全带、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行人过街跨越隔离设施等交通陋习。
(三)“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即坚决抵制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闯红灯、强行超车、超员超载等危险驾驶行为。
(四)“完善六类道路安全及管理设施”。即进一步完善城市过街安全设施、路口渠化设施、出行引导与指路设施、道路车速控制设施、农村公路基本安全设施、施工道路交通组织与安全防护设施。
六、主要措施
(一)广泛开展文明交通行为教育。
由县交警大队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组织力量深入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等基层单位,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文明交通知识教育培训,使广大公民增强“关爱生命、文明出行”意识,明确文明安全出行的基本要求,逐步养成遵章守纪的交通行为习惯。
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教育力度,将《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令第123号)和《公安部关于修改〈机动车登记规定〉的决定》(公安部令第124号)文件精神纳入驾校培训及记满12分驾驶人再培训内容。
加强营运驾驶人安全行车责任意识教育,落实违法、事故信息抄告和通报制度。发挥驾协等团体和组织的作用,对私家车驾驶人进行文明交通教育引导。
(二)进一步完善安全和管理设施。
交通、市政、运管等部门要加强配合,排查治理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管理设施隐患,为文明出行创造良好道路通行条件。重点完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行人过街通行设施、路口渠化设施、出行引导与指路设施以及残疾人驾车无障碍设施。进一步完善路口、学校、幼儿园、医院等门前路段警示、提示标志和减速设施的设置。优化区域路网交通组织,合理设置停车泊位。对一些交通安全隐患比较突出的公路、城市道路等,实施挂牌督办,限期整改。
(三)大力整治交通秩序。
加强对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管控力度,以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为目标,开展严重交通违法集中整治行动。以创造良好通行秩序为目标,对公路交通秩序混乱、易阻塞路段,城市非机动车、摩托车交通违法及机动车乱停乱放等行为进行专项整治。优化路口交通渠化、信号管控方式,合理分配通行权,为行人、非机动车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条件。
(四)努力提升执法水平。
以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为契机,强化交通执法技能、公共关系建设培训,提高交通秩序管理、事故处理执法水平。要细化执法制度,强化执法管理,树立先进典型,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交警队伍执法形象。要完善警营开放、警务公开、值日警官制度,创新服务模式,继续推出交通管理便民、利民措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五)大力营造浓厚氛围。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规范自身交通行为做起,自觉遵章守纪,文明礼让。广泛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员工、学生、社区居民等组成志愿者队伍,开展经常性交通违法劝导活动。组织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文明交通常识和基本要求。利用客车站电子显示屏播放交通安全宣传提示语、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在集镇、社区设置交通法规宣传栏,使“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家喻户晓,为告别交通陋习、践行交通文明营造浓厚氛围。
(六)切实强化社会监督。
要督促公务用车单位,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务车辆的监管,制定公务车辆交通违法、交通事故日常管理、考核、抄告制度。完善群众举报制度,选聘文明交通监督员并赋予其相应权限,通过照相、摄像等方式记录交通违法行为和不文明现象,利用新闻媒体进行批评曝光。
七、工作要求
要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全民参与”的原则,并结合本地实际,推动“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顺利健康开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充分认识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把这项活动作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作为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作为改善道路通行秩序、缓解交通拥堵、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创建文明和谐道路交通环境的重要措施,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制定实施计划,做出周密部署。要加大指导、协调、督促和检查等方面工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紧密协作,形成合力。
交通、安监、运管、教育、市政等部门和保险、新闻单位密切配合,共同推动“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实施。要明确驾驶人所在单位、运输企业、出租车管理公司在“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中的职责,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文明交通行动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全民参与、上下衔接、群策群力、全面推进的工作局面。
(三)结合实际,务求实效。
充分结合本地群众文明交通素质、交通出行需求、交通方式、交通行为表现、导致或诱发交通事故的违法行为特征等,确定工作重点,细化工作要求,分类分步逐年推进。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从具体事情抓起,从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抓起,确保“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