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岑巩县龙田镇将特色种植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大力发展辣椒种植产业,不仅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更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有力引擎,走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民族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场春雨过后,雨后土壤水分充足、松软适宜,为辣椒苗移栽、存活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走进龙田镇龙溪村辣椒种植基地,各族群众正抢抓农时、移栽辣椒苗。大家分工有序、动作麻利,互相配合完成打孔、浇水、覆土等移栽程序,地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们龙溪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村寨,我们村主要有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今年,县民宗局给我们提供了28万元的资金用于辣椒种植,这个资金我们主要用于购买种苗、农肥、薄膜以及人工费的支付。”龙溪村副主任夏昌明介绍,通过辣椒产业,我们周围的老百姓都能来我们这务工,务工的同时,也促进了各族人民的团结,让他们相处更和谐了。
据了解,为确保辣椒产业顺利发展,县民宗局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提供资金支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种苗采购等前期工作。同时,龙溪村积极引导,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鼓励各族群众参与辣椒种植,实现规模化经营。合作社不仅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还统一收购销售辣椒,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
“我们村去年种植辣椒二十余亩,通过去年的市场行情来看,觉得辣椒种植收益还是非常可观的,所以今年我们村扩种到了130多亩。希望通过这个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百姓收入。”夏昌明说。
为提升产业附加值,龙溪村积极延伸产业链。2024年,龙溪村同兴龙村一同建成辣椒烘干厂,配备了一套先进的全自动辣椒加工烘烤设备,可以一天24小时不间断烘烤鲜椒2万公斤,产出干椒5000公斤。此外,该村通过“跨村联建”模式,带动周边安坪、军屯等五个村级合作社一起发展订单辣椒种植,促进了跨区域、跨民族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自从村里面搞产业以来,我们一天能够赚个一百块钱,还能学点技术,大家全部在一起干活,又可以交朋友,相处久了感情也更深了。”孙永仙是村里的少数民族群众,她手上动作不停地感慨。
辣椒产业不仅是增收的“钱袋子”,更是民族团结的“连心桥”。各族群众在种植、管理中互学技术、共享资源,真正实现了共居共事共乐。下一步,龙田镇将继续探索特色产业道路,让这些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支柱产业,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