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访岑巩县人民政府!
X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岑巩县“三项行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来源:县委统战部 作者:岑巩县人民政府
字号:


岑巩统一战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实施“强技赋能”“就业扶持”“文旅体验”三项行动,推动民族多元交流协同发展,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一是实施“杂稻产业”强技赋能行动。贵州岑巩县是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近年来,岑巩县为做强做优杂稻产业,集中打造以注溪镇周坪村杂稻制种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为核心区域,以龙江河沿岸、岑江公路沿线为两翼的“一核两翼”杂稻制种产业集群。2024年,岑巩县发展杂交水稻制种面积4.01万亩,同时辐射带动铜仁市万山区、玉屏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州内三穗、镇远、天柱、锦屏、黎平等县杂稻制种2万多亩。岑巩县依托该基地,引进中国农大、西北农林等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聘请湖南、重庆种子公司的技术专家,对公司技术员进行系统培训,壮大制种人才,组织20余人的制种技术队伍到孟加拉国、非洲等国交流杂稻制种经验,帮助提升水稻种植技术,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充分发挥“育种大王”“土专家”的制种经验优势和技术优势,以“一带多、多带一”方式,重点围绕秧苗栽种、病虫害防治、追肥、赶粉等对县内外制种基地种农进行全面系统培训,促进各族制种技术人才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研共享。目前,有高级农艺师18人、一线农艺师有60人、制种农民技术员295人、“土专家”85人,培训各族种农6.21万人次,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助力各族群众共同致富。

二是深化“稳岗就业”开展扶持行动。稳岗就业是促进各民族团结友好的关键因素。岑巩县把推进东西部协作作为促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关键举措,主动对接劳务输入大省,与广东佛山等地开展跨区域劳务协作,在“订单式”培训、“点对点”输送,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与佛山签订对口帮扶协作协议,引导两地民营企业在产业、人才、科技、劳务等领域互动交流,结对共建。每年在岑巩县召开劳务用工专场招聘会,招聘各族群众到广东佛山等地就业,每年向广东佛山等地推送3000余名各族群众就业。持续开展春节“劳务专车”行动,向广东、江浙一带输送各族务工群众。积极发展本县工业园区建设,使本县工业园区成为群众就近就业的主要渠道。在全县乡镇(街道)设立12个就业服务中心,在中心村建设人社加村居便民服务站50个,为各族群众提供劳务信息、求职登记、就业帮助等服务,全力保障各族群众安居乐业。

三是推进“思州文化”文旅体验行动。重视发挥文化旅游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将民族文化融入文体传统活动。通过春节龙灯、花灯表演、思州战鼓、傩戏傩技、端午等民俗活动,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交流,积极创建“稻香岑巩·古韵思州”主题文化品牌。建成思州石砚博物馆、红二六军团过岑巩红色文化展陈馆、思州文化广场、思州傩戏傩技历史博物馆和思州古码头。打造周坪村、马家寨、衙院、凯空等民族特色村寨。推出“思州美食节”“岑巩镇超足球赛”等,吸引各族群众走进岑巩,沉浸式感受岑巩风貌之美,古思州人文之韵,新时代发展之新。依托贺龙长征临时指挥部旧址、二六军团红色教育基地,大力开展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立足“红色资源+民族团结”,讲好民族团结故事,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深入人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