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访岑巩县人民政府!
X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岑巩:浇灌“民族团结花” 共育小小“石榴籽”
来源:县民宗局 作者:岑巩县人民政府
字号:


近日,走进岑巩县第四小学的校园里,草木葱郁,书声琅琅,每一处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氛围也扑面而来,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宣传栏、民族团结主题的展示墙、绘画及独具特色的活动照片等让人目不暇接。

“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在岑巩县第四小学四年级(7)班的教室里,一堂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培根铸魂课堂正在有序开展,杨燕群老师正在给学生们播放《爱我中华》歌曲,讲述民族团结的知识,学生们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并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道德与法治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引导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从小做一名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守护者和践行者。”岑巩县第四小学教师杨燕群说。

近年来,岑巩县第四小学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阵地主渠道,积极探索和创新方式、举措,以实际行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根植每个孩子心中,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绽放!

“我们要好好学习,相互尊重,相互爱护,做一名维护民族团结的好少年。”岑巩县第四小学四年级(7)班学生舒耀闻非常自信地说。

为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岑巩县第四小学依托学校少年宫建设,积极将民族特色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中,开办了土家族竹竿舞、绘画、书法、葫芦丝、扎染和思州傩面具制作等27个特色社团,让学生们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参加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民族文化修养。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为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学生的心灵深处,该校秉承“快乐、健康、成长”教学理念,除组织开展了全员阅读、演讲、习作、手抄报、黑板报、书画展等相关活动外,还利用六一儿童节、端午节、体育节等节日组织开展不同民族文化色彩的节目展演和民族体育项目,让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感悟中华文化,体会民族精神。

该校十分重视民族团结内容教育,深挖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资源,科学合理设置各阶段的民族教育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将民族理论政策、革命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融入语文、品社、音乐、美术等学科课程,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心;以家校工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抓手,将每年的4月、10月确定为家庭教育讲堂月,帮助家长解决孩子在成长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在提升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同时,适时加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知识宣传,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来。该校现有家庭教育培训专家、教师12人,已开展培训112次。

建校以来,岑巩县第四小学通过扎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学生心中,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馨香四溢,走出了一条培育民族团结进步“幼苗”的特色教育路子,还有效促进了学校工作和谐、高效发展。学校曾获得“贵州省家庭教育基地校”“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州级教学质量奖”“县级优秀学校”等多项荣誉。

“今后,我校将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与各项教学工作深度融合,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继续在民族团结教育的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教育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岑巩县第四小学副校长吕燕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