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近年来,岑巩县聚焦退役军人政策落实多形式、多样化扎实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工作。
聚焦优抚工作做到“三个到位”,确保高标准落实。一是经费预算到位。根据优抚对象人数、发放标准要求、上级补助资金等情况,科学编制优抚对象资金预算,保证年初预算编制合理,确保优抚资金管得严、用得好。2021年来,我县未出现优抚资金跨月发放情况。二是数据核查到位。实行“精、细、实”服务管理,将乡村振兴工作与退役军人工作深度融合,在全县84个行政村设立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网格小组,每月“一对一”、“多对一”上门走访服务,详细了解优抚对象增减情况,定期将数据与公安、人社、民政等部门进行比对核实,及时更新完善数据,实现常态化动态管理。三是政策宣传到位。充分运用“11151”工作法,县乡村三级分别建立退役军人服务专属工作微信群116个,第一时间推送退役军人政策解读、开展典型经验分享和宣传教育活动,搭建线上服务平台,为退役军人和服务工作者架起了沟通桥梁。同时,组建了126名政治思想指导员量化到84个行政村网格,对行动不便的退役军人,开设“院坝学堂”“火炕学堂”,与退役军人同吃连心饭、同解烦心事,做到“零距离”送法、送政策上门宣讲。
聚焦安置工作做到“三个保障”,确保高质量完成。一是岗前培训保障能力。围绕退役士兵转变身份、适应地方工作,采取“一带一+手把手+面对面”方式,从角色转变与心理调适、党风廉政纪律教育、公文写作与处理、计算机基础理论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针对性进行岗前培训。二是统筹协调保障编制。分管副县长牵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人社、财政、县编委等部门协调配合,召开专题会制定具体安置方案,拿出优质编制岗位用于安置工作。2021年来,我县为安置退役士兵提供机关工勤岗位15个,公开选拔安置士兵1名到事业编制岗位工作。三是阳光安置保障监督。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退役士兵进行阳光安置,组织退役士兵、用人单位、纪检部门和群众代表开展现场选岗,严格按照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量化评分排名次序,依次现场选岗,并签订岗位确认书。选岗全过程接受安置对象、用人单位和社会监督,确保公平公正。
聚焦拥军优属做到“三个管理”,确保高水平推进。一是坚持精准管理,服务保障有维度。按照“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的“五有”目标,围绕“就业创业扶持、走访慰问、优抚帮扶、服务接待、权益维护”等“五项”任务,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截至目前,1中心43站示范点全部创建完成,并顺利通过省州验收,28名服务中心(站)人员全部到岗到位,专岗率和在编率均实现100%。二是坚持精确管理,生活关爱有温度。面向全县伤残军人、两参人员等重点优抚对象及65周岁以上退役军人、65周岁以上现役军人家属(父母)开展免费健康体检,覆盖1600余人。在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方面,建立了“部门联动+数据比对+上门服务”的工作机制,保障优抚医疗资金精准、快捷使用。启动“岑巩县在乡老兵专项关爱活动”,对遭遇重大疾病、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及其他突发性灾难等特殊原因,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对象实行清单管理,闭环跟踪视情给予援助关爱;在“八一”、春节等节日期间,对部分长期困难的家庭进行走访慰问,明确专人在对象去世时前往现场悼念。2022年,我县共发放困难帮扶救助资金和援助关爱基金9.3万元、优抚对象医疗救助金48.72万元、专项悼念金0.9万元。三是坚持精细管理,实现拥军有浓度。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活动为抓手,我县激发党员、社会爱心人士、企业(门店)社会化拥军活力,常态化开展社会化拥军工作。宣传动员企业、个体工商户参与“百企千店拥军行”活动,目前已有56家企业(门店)加入。组建县乡村三级志愿者服务队116支,志愿者490人(其中退役军人258人),2022年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2022年7月,成立了岑巩县爱国拥军促进会,着力构建党政主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大双拥”工作格局,不断提升军人军属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助推双拥工作提质增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