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访岑巩县人民政府!
X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岑巩 > 文化旅游 > 民风习俗
地域特色
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作者:岑巩县人民政府
字号:

岑巩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过渡的斜坡地带,属武陵山、苗岭山余脉交错的低山丘陵,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倾斜,平面正视似折扇形。境内山峦重叠,河溪纵横,主要山脉有诸葛山、哨上坡、将军坡、白腊山、老山、铜鼓坡。境内最高峰小顶山位于北部,海拔1359.9米,最低点马公塘位于龙鳌河出口,海拔330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00米至700米之间。

地 质:

 岑巩县地质处于江南古陆的西翼。其构造线主要呈北北东向,北西向以及东西向、南北向。北北西向不很发育。地质构造错综复杂。除中部地带外。褶皱断层颇为发育。全县由大的7条背、向斜和60条大小不等的断层组成。在褶皱中。背斜4条向斜3条;在断层中。北北东向有47条。北西向有8条、东西向有4条、南北向1条。上述构造分布构成岑巩县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

岑巩县地质构造大致划分为华夏和新华夏两个构造体系。前者主要集中发育于西部,华夏构造体系的褶皱断层。彼此平行发育,密度较大,其走向北东35度至50度之间,为加里东运动时期之产物,而新华夏系构造体系,发育于华夏构造之后,是由一套走向北东向10度至35度的褶皱断层组成。其形态与华夏系构造相近,但伴生的次一级构造呈雁行排列,其中断层多以二次纵张断层和压性断层发育甚广。此外南部的注溪至大有有一组大的东西平推断层。西部和北部有北西向断层。

岑巩县地层出露有下江群、震旦系、寒武系、下奥陶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寒武系出露最全,分布最广,发育完整。地层总厚度为7588米。地质属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地带的范畴,构造错综复杂,沟壑纵横,褶皱、断裂分布密度大。

下江群(清水江组),是岑巩县出露最古老的地层,厚度达4706米左右。主要分布于龙田镇和平庄乡,注溪乡也有少量出露。该地层分为三段:一是由浅变质的板岩变余细粒砂岩;二是硅质云母板岩变余凝灰质板岩;三是变余凝灰质粉水沙岩和云母纤枚岩等变质系组成。下江群地层面积有120.2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13%。

震旦系,又分下统南沱组和上统陡山沱组,最大厚度为474米,县内出露面积60.5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09%。由硅质岩、硅化白云岩、冰碛砾砂岩及粘土页岩等组成,呈条带状。分布于平庄乡、注溪乡、龙田镇及思阳镇。

寒武系,出露面积1250.8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4.94%,呈块状的分布于水尾镇、天马镇及天星、羊桥、大有乡;呈条状的分布于龙田镇和平庄、客楼乡。其下统可分九门冲组、变马冲组、杷榔组,中统高台组及中统石冷水组,高台组上统娄山关组。

下奥陶系,出露面积20.25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1.37%,总厚度337米。仅在水尾镇出露。

第三系,在大有乡凉水井附近有出露,面积仅0.35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0.02%。厚度30米左右。

第四系,出露面积20.85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1.41%。最大厚度20米左右。其岩性为残破积红土、卵石、冰碛粘土、砾石等。境内出露3处:一是注溪乡小堡村至思阳镇的龙江河一带;二是水尾镇驾鳌村的军屯;三是凯本乡大寨村至将军山一带。另外,龙田镇北端也有极少数出露。

地 形: 全县可划分为山地、丘陵、盆地三种类型,山地面积148.7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7.03%,主要分布在思阳、水尾、龙田镇及注溪、大有、凯本、平庄乡;丘陵面积24.65万亩,占11.11%。其中,低丘14.27万亩,中丘10.38万亩,主要分布于天马镇及客楼乡;盆地面积48.49万亩,占21.86%,主要分布在思阳、水尾镇及羊桥、大有、天星、凯本乡。

地 貌: 境内以溶蚀地貌为主,浸蚀地貌次之,部分地区有两种地貌并存。属于石灰岩溶地貌的有天马镇、水尾镇及客楼、羊桥和天星乡,总面积612.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1.4%;属砂页岩浸蚀地貌的有思阳镇、龙田镇及注溪、平庄乡,总面积571.2平方公里,占38.6%;石灰岩溶浸蚀与砂页岩浸蚀地貌并存的有凯本、大有乡及思阳镇的部分地区,总面积295.7平方公里,占20%。

全县境内山峦叠幛,起伏不平,地形地貌较为复杂,武陵苗岭两支山脉的余脉分别从县北东,南西延伸过境。县内西北部和中部略高,局部地区海拔大于800米,大部份地区海拔在400~700米之间,由于河系发育及构造控制,形成由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降低的自由倾斜山势,相对高差在50~200米。河流切割深度在150~300米之间,均属低山丘陵溶蚀沟谷地貌。

河 流: 境内由舞阳河的一级支流龙江河与车坝河两大干流呈东南走向。舞阳河为岑巩与镇远界河。河流的分布和流向,从而构成了岑巩县地形的概貌。龙江河流域县内海拔最高是客楼乡850米,岩溶构造特别发育,为山地岩溶地貌区,地势自平庄、龙田向下游逐渐降低,经注溪、思旸、大有最低点海拔340米。平庄、龙田至注溪一段,山多地少,地层变异复杂,植被时疏时密。注溪、思阳至大有一段,山势渐小,地势逐渐变缓,低山和丘陵相间出现,河床增宽,坝田逐渐增多。

车坝河流域县内包括凯本、羊桥、天星、水尾四个乡(镇)以及天马镇北半部,河谷深切呈v字形,两岸多岩溶水注入河床,山脉无明显定向排列,高低不平,海拔高程最高处359.9米,最低处330米,最大相对高差为29.9米。山势向下游逐渐减低,丘陵、平坝多分布在车坝河下游一带,地层及构造较龙江河递减发育。天马镇居中部为两条干流的分水岭,岩溶发育,地势高而水位低,是县高台干旱地区。

境内由石灰石、二迭纪灰岩发育而成的众多奇峰、悬谷、溶洞,构成绚丽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气 候: 属亚热带温暖温润气候区,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具有春暖、夏热、秋凉、冬冷特征,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5.7~17.1 ℃,1月平均气温5 ℃,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0.8 ℃(1977年1月29日);7月平均气温26.5 ℃,极端最高气温39.5 ℃(2003 年8月3日)。最低月均气温零下3.1℃(2008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34.8 ℃(1981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30.7 ℃,最大日较差25.1 ℃(1969年4月9日)。生长期年平均196天,无霜期年平均355天,最长达361天,最短为34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994小时,年总辐射89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50(一般为12月25日~次年1月8 日)。年平均降雨量在1142.7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66天,最多达203天(1997年),最少为148天(1988年)。极端年最大雨量毫米1403.5(1997年),极端年最少雨量毫米1005.6(2001年),降雨量集中在每年5月~6月,6月最多。

水 文 :境内河道属龙江河流域、车坝河流域、舞阳河流域,其中龙江河流域面积1709平方千米,占61.71 %;车坝河流域面积1060平方千米,占38.28 %;舞阳河流域面积0.38平方千米,占0.01 %。主要河道有一级河舞阳河1条,总长度3.8千米;二级河道有龙江河、车坝河2条,总长度103.7千米。河流总长度107.5千米,河网密度0.31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8.19亿立方米,年排涝量26.86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36.27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龙江河,从镇远县都坪镇进入龙田镇,流经境内注溪乡、思旸镇、大有乡至异溪村注入舞阳河,长64千米,流域面积106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8.2 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地连河、龙马河、朱四寨河、新安河、异溪河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