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访岑巩县人民政府!
X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关于预防食用野生菌、野菜、野果中毒的预警提示
来源:县市场监管局 作者:岑巩县人民政府
字号:


随着夏日气温逐渐升高,正值野生菌、野菜、野果生长季节,为有效遏制、防范误食有毒有害的野生菌、野菜、野果中毒事件的发生,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县食药安办发布预警提示如下。

一、不得随意采食

我国已知可食用的菌类有1000多种,有毒菌类48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对人体有致命危险的菌类有40多种;有毒有害的野菜、野果也种类繁多。目前,还没有简易鉴别野生菌、野菜、野果是否有毒的科学方法,为了生命安全,千万不要随意采摘、食用。

二、谨防误食中毒

由于有毒的野生菌、野菜、野果很难鉴别,依靠民间流传下来的“经验”采摘,容易发生误食中毒现象。同时,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菌、野菜、野果,也不能放松警惕,对品种不明、来源不明,不熟悉或从未吃过的野生菌、野菜、野果,特别是颜色鲜艳、形态特殊的野生菌,不要轻易食用。

三、出现中毒症状请立即就医

不同种类有毒的野生菌、野菜、野果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症状也不同。中毒的种类有胃肠中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光过敏性皮炎型等。其中,肠胃中毒型最为普遍,而肝损害型最为凶险,致死人数最多,其典型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一旦发生误食后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中毒症状,要马上催吐、立即送医,不可心存侥幸,延误治疗时间。

四、生产经营者要做到“三不”

生产经营者要做到不采集、不加工、不经营不认识(或有毒有害)的野生菌、野菜、野果,造成人体损害除了承担经济损失,还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五、集体用餐单位严禁加工制售食用野生菌、野菜

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供餐单位、养老机构食堂、医院食堂、婚丧嫁娶和会议集体用餐等,严禁加工野生菌、野菜。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应当严格遵守规定,杜绝群体性中毒事件发生。

六、如何有效识别毒蘑菇!

毒蘑菇又称毒蕈或毒菌,是指人或畜禽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的大型真菌。目前,我国报道的野生毒蘑菇已超过500种,文献记载贵州有100多种。贵州省是西南地区蘑菇中毒高发的省份,近年来,发生较严重的蘑菇中毒事件一半以上是鹅膏属物种引起,其中引起死亡的均为剧毒鹅膏。鹅膏是大型真菌的一个大类,其中剧毒种类的主要特征是菌柄上有菌环,菌柄基部有菌托。


典型剧毒鹅膏的示意图(黄盖鹅膏)

贵州省境内引起中毒的剧毒鹅膏主要有以下几种

致命鹅膏

假淡红鹅膏

灰花纹鹅膏

拟灰花纹鹅膏

黄盖鹅膏

除了上述长有“菌盖、菌环、菌托”的鹅膏类蘑菇可能有毒,无“菌盖、菌环、菌托”蘑菇也可能有毒。因此:不要随意采食野生蘑菇!绝对不要采食“头上戴帽(有菌盖)、腰间系裙(有菌环)、脚上穿鞋(有菌托)”的野生蘑菇!

岑巩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6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