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岑巩县紧盯校园法治建设目标,持续加大校园法治建设力度,在普法队伍建设、普法活动开展、普法质效提升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为校园法治建设提质增效。
一是建立专业化普法队伍。整合全县法律资源,从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及全县律师事务所选聘59名政治素质过硬、道德品质过硬、专业知识过硬且从事法律事务工作者担任全县72所中小学、幼儿园法治副校长。制定印发《岑巩县法治副校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文件,加强部门联动沟通,及时调整、充实法治副校长队伍,着力推动法治副校长队伍成为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支撑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力量。2024年以来,组织召开岑巩县法治副校长工作联席会议1次、法治副校长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会1次,充实调整法治副校长13人次。
二是开展常态化普法活动。深入推动法治教育进校园,按照每学期至少到校开展2次法治教育的要求,组织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协助学校开展法治教育、安全管理、预防青少年犯罪等工作常态化。2024年以来,共组织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开展法治教育180余场次,覆盖师生及学生家长80000余人次。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的法治需求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学生珍爱生命、敬畏法律的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得到明显增强。
三是提升精准化普法质效。精选校园普法宣传内容、精选普法宣传时段、精准区分普法宣传受众,因人因地因校而异。按照“短”“实”“效”要求,紧盯开学、放学、节前、节后重要时段,开展“1分钟学法”“5分钟学法”“30分钟学法”等普法宣传活动,经常性给学生及学生家长宣传普及常用受用的法律知识;结合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实际,精选不同普法宣传内容,针对性满足不同法治需求;根据信息化时代师生及学生家长法治需求,利用微信、抖音、微博等平台精选推送普法宣传小视频、宣传片等,让法治教育实现“随身化”“随机化”。通过精准区分、精选内容、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精准性进一步提高,普法质效得到进一步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